政府擬收過海隧道「擠塞費」 議員憂引加價誤會 倡改稱「早鳥優惠」
【有線新聞】政府建議在三條過海隧道引入擠塞徵費減少車流,有議員質疑方案成效不大,易令人誤會政府想趁機加隧道費。
今屆政府2018年提出三隧分流議案,提議西隧減價、紅隧東隧加價,但在立法會得不到足夠支持,最終宣布撤回。今次擠塞徵費方案,同樣有議員質疑成效,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:「從往績來看,政府這些解決擠塞的方案,可信程度似乎頗低。今天說三隧分流是不可行,幸好當日沒有在立法會通過,不然的話,大家便一起背黑鍋。當年說紅隧過海很興奮,現在我們駕車經紅隧過海是痛苦經驗,是有需要才使用,所以剛有委員提出如何從不同時段收費也好,整體的擠塞也不會改善。」
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:「就私家車方面,其實我們要聚焦的並不是有剛性需求的,固定時間一定要過海的,因為部分市民可以早一點、遲一點。隨着收費的改變,他可以把行程提早或稍為延後,將高峰期拉闊時間。對於沒有剛性需求的人,幫助就很大。」
有議員指「擠塞徵費」名稱負面,應改名為「彈性收費」或「早鳥優惠」,議員陳恒鑌:「事實上概念不是這樣,但名稱改成這樣,大家便認為政府變相增加隧道費。」
陳帆:「收費的名稱,剛才有其他議員都提過,我們持開放態度,整體方案的名稱能否正面一點。其實我們在說一個收費很容易聯想起是懲罰,其實不是,收費只是交通管理的工具,可以不收費我們也不想收費。」
不少議員促請政府興建泊車轉乘設施及第四條過海隧道,又認為現階段未有具體收費方案難以討論,陳帆說會盡快收集市民出行數據制定具體方案,預計今年第四季諮詢公眾。